传设历史记录

新闻系召开大二、大三本科生实践实习颁奖暨学业指导大会

       2013年11月13日下午,新闻系2011级、2012级本科生2012~2013学年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颁奖暨学业指导大会在良乡举行。新闻系主任吴玉玲主持会议,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擎、新闻系副主任范敏、专业教师董华锋、路鹃、许莉、陈静、汤莉萍、连少英、康凌、李杰琼出席活动。

       新闻系自建系以来一直实行“3+1”的实践教学体系(大一本科生的暑期社会调查,大二、大三本科生的暑期专业实习,加上大四本科生的毕业大实习),以期学生能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了解现实,发现问题,并且在实战环境中磨练专业技能,实现课堂知识与动手能力统一。为此,吴玉玲老师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意义概括为16个字,即了解社会、深入媒体、实战成长、应对挑战,期望新闻系同学,在实践实习中,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和工作经历,打磨出能够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的优秀作品,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
       为鼓励在暑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每一年秋季学期,新闻系都会召开颁奖大会,表彰奖励在实践、实习过程中表现突出、成果优秀的同学,这一传统已经坚持了16年。经过教师评比,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2012级本科生共有24人获奖,2011级本科生共有41人获奖。
       新闻121班的姚丽斌同学凭借资料详实、内容丰富的实践成果(《长白山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调研实践报告》)获得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她在经验分享环节表示,她所在的团队从北京出发,经过20多个小时在通化换乘绿皮车,完成长达9天的暑期实践,过程虽然辛苦,但在调研过程中,与居民的互动,与官员的深访和同伴的合作,激发了她对当下社会问题深入了解与深层思考。姚丽斌认为,除团队协作外,善于发掘的意识,独到敏锐的眼光,锲而不舍的行动力都是取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2011级同学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中承担了第三辑《校友风采录》的采写工作。新闻系教师陈静对全体同学的优秀表现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但也提醒同学们注意在此过程中暴露的普遍问题:第一,应进一步培养锲而不舍的采访精神;第二,采访的深度和细致有待提高;第三,标题的制作应注意更突出人物特点或稿件主体;第四,稿件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需增强;第五,对白描语言的运用尚不熟练。陈静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实习过程中,着重磨练以上五方面的技能,成为未来优秀的新闻从业者。
       颁奖结束后,新闻系接着召开针对两年级学生的学业指导大会。去年,新闻系曾举办过小范围的学生座谈会,反响良好。今年新闻系第一次举办针对新闻、广电两专业学生的交流互动活动。新闻系教师李杰琼、许莉分别进行了学业指导发言。
       李杰琼老师鼓励在座同学,珍惜在校的宝贵时光,在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并为未来做好准备。她结合近年来本科生就业途径、就业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归纳了目前困扰大学生顺利求职的五个问题,人际沟通能力、个人业务能力、电脑操作能力、英语表达能力和学历偏低。提醒在座同学设定毕业的倒计时,用切实的行动从上述五个方面提升自我竞争力。
       许莉老师从为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三个方面,结合生动、活泼的专业视频,具体解析了广电专业的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针对广电同学在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许莉老师鼓励同学要多动手,不怕犯错误,并强调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师生互动环节,新闻系老师针对同学们普遍关心的课程学习方法、实践教学、考研政策及复习、就业和出国进修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