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专硕研究生首开“非虚构叙事写作”课
5月14日下午,我院新闻与传播专硕研究生“非虚构叙事写作”课在阜成路校区教一楼411室首次开讲,王新惠老师担任主讲,专硕19名研究生选修了这门课程。
王老师首先讲到开设这门课程的难度和复杂性,对我校学生目前写作能力亟待提升的现状进行了剖析,认为此类课程对训练学生专业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目前“非虚构叙事写作”尚未形成成熟完备的课程体系,其概念在学界并无明确定论,前来上课的学生也对“非虚构”的概念一知半解,多数同学的认识只停留在“根据事实进行写作”的层面。针对这一情况,王老师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将一系列相关理论进行整合梳理,为同学们引出“非虚构叙事写作”的基本概念并加以解释。并以多部文学作品为例,详细阐释了非虚构写作的特性,归纳出非虚构写作的三个特点,即叙事的真实性、笔法的文学性以及思辨的独立性,使学生对“非虚构写作”有了更为具体的理解。
然后,王老师分析了国内外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历程。“非虚构写作”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先作为一种文学概念被提出,随后被新闻领域引用,特别是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设立、1999年结集出版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2001年哈佛大学出版的作家演讲稿《哈佛非虚构写作——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等事件,均引领了“非虚构写作”的高速发展。我国非虚构写作同样开始于文学领域,每个时代都有“非虚构”不同的文体样式,比如80年代的报告文学,90年代的新写实主义小说等,直到2010年《人民文学》推出“非虚构”文学专栏,“非虚构”概念才被正式确立。期间,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李天田的《相亲记》等都是这个时期非虚构文学的代表作品。而在我国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王老师重点讲述了“特稿写作”这一概念,并与“深度报道”进行了细致区分。同时,推荐网易、腾讯和界面的非虚构栏目《人间》《谷雨》和《正午故事》,建议学生经常阅读并从中获取写作范例,也可以从中挑选“特稿”的研究样本,为毕业论文选题开拓新思路。
最后,王老师表示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并提出国内外两位写作者的方法,国内知名“特稿”记者李海鹏认为“看谁写得好,直接模仿他的做法”;美国非虚构作者威廉·津瑟重视练习的作用,“要写好的唯一办法就是强迫自己保证每天都写”。王老师与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课堂沟通和讨论,为“非虚构叙事写作”课程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学习计划,旨在从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个层面真正提高学生专业写作能力。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写作方式,近几年备受关注,引发业界学者热议,各大报纸和网站相继开设“非虚构写作”栏目,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相关课程。我院首次开设“非虚构叙事写作”课程,及时呼应了这一写作潮流,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效促进学生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 2017专硕研究生 张林;审稿:王新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