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年红楼 重温初心使命——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编辑:吕晓晗;审核:任金晶 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19-10-18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广大党员爱党爱国情怀,10月1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职工党员及学生党员参观北大红楼,重温初心使命,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一.回顾悠久历史
北京大学红楼,始建于1916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基地,如今作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开放。在这里,我们可以触碰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脉络,感受到民主科学进步的思潮,体会到百年前那段历史沉甸甸的厚重。
走在红楼,每一方土、每一块砖都写满了无限回忆。 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张张条幅传单……生动再现了百年前的激荡岁月,让大家深刻了解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探寻救国之道时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外国语学院教师和学生党员同志们不时驻足观看、交流讨论。
在场馆内,一批国外著作翻译样本吸引人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涌现出的一批著名翻译家群体,以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翻译活动,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总支书记任金晶循循善诱,向同学们讲述大批留洋海外的先进知识分子翻译的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五四运动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虽然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离不开早期优秀共产党人的传播。
任书记希望全体教师党员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寄语学生党员们要立足外语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刻苦学习,成为具备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的优秀青年。
二.爱国情怀娓娓道来
参观过程中,院长刘红艳向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杰出教授Loraine K. Obler介绍建党历史事件,阐述时代背景,讲述历史故事。学生党员们与外籍专家进行了交流探讨。在语言交流、文化碰撞和知识交融之际,Loraine K. Obler教授被百年前北大学子们胸怀“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热血、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为时代发声的使命而深深感染。
岁月易逝,精神永存。漫步在红楼,用身体与心灵来感受这片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蔡元培、胡适等革命先辈和文化巨匠生活工作过的土地。正是在这里,我们从这些现代中国新文化巨人们的身上找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前行的精神气韵。回顾那段坎坷而又精彩的历史,我们也再次感受到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潮的波澜壮阔。大家自行结成小组进行参观,分享学习感悟。
党总支副书记于涛和老师同学们亲切交流参观感受,分享到外语青年要时刻铭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百年前,北大红楼孕育了五四精神。如今大家走进纪念馆,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这笔属于我们当代人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同志们认真领悟“五四精神”,回溯追忆当时历史,纷纷表明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一如既往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外国语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党员原翊翔分享了青年时代的毛主席为民请命,在1919年12月中旬作为湖南公民代表团团长,率团向北京政府请愿的故事,谈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当代学生党员的我们必须坚定立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爱国。比如像外国友人介绍我们壮丽的锦绣河山,给他们讲述党的光辉历史,把真实的中国展现给他们。
通过本次活动,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全体师生党员亲身走进北大红楼,切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源自内心的为国为民情怀和探索救国之道时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重温了革命历史的光辉历程,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体验,更加坚定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今后,外国语学院定会继续坚定革命信仰,全身心地投入到爱党、爱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 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优异成绩向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