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历史记录

盛会虽已落幕,回忆永驻心间——外国语学院教师董玥以语言之美服务冬奥

董玥,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20219月至20224月,董玥老师作为短期帮助人员,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工作岗位为口译员。

20221月4日,作为首批进入闭环管理的工作人员,董老师开始了70余天的环内工作。她坦言:“闭环70多天的日子里充满了酸甜苦辣。但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能参与并服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服务冬奥期间,董老师承担了口译、笔译、联络国际译员和必要的行政辅助工作,努力于用语言向世界讲述北京冬奥的中国故事。

口译工作蕴藏太多美好

作为口译员,冬奥会赛时期间,董老师总是认真对待领导安排的口译任务,尽最大努力做好充分准备。她曾和搭档并肩作战,为北京冬奥组委向巴黎、米兰江原道等未来奥组委的观察员传授办赛经验提供线上同传,向世界讲述北京冬奥会办赛背后蕴含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

她也曾完成现场交传和耳语同传工作。例如,在一次中外媒体记者采访主媒体中心志愿者的活动中董老师为接受采访的志愿者和多位中外记者提供交传服务,助力青年志愿者讲好服务北京冬奥会的故事,帮助中外记者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

冬奥会期间的口译工作也不乏临时任务。董老师记得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前一天,坐在工位上的她突然接到领导电话。原来,场馆消防领域工作人员想给加拿大广播公司的工作人员送上一份临别礼物,领导让她“江湖救急”帮忙翻译。随后,她赶紧和消防领域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加拿大广播公司工作间,陪同双方顺利完成了交流和礼物赠送环节。当中方工作人员送上消防玩偶公仔,加方工作人员当场回赠徽章以示感谢时,她说:“那一刻,我看到了北京冬奥会带给两国人民的缘分和友谊。”

董老师(右一)和搭档为观察员项目做线上同传

董老师在主媒体中心的“志愿者之家”做交传

董老师(右二)在加拿大广播公司工作间做交传

董老师(左一)为日本时事通信社记者做耳语同传


笔译工作彰显团队力量

北京冬奥会开幕前,董老师和团队同事参与并完成多项笔译和审校工作。其中最核心的任务是翻译两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在她的印象中,那段时间同事们经常坐在会议室里,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过着译文,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就停下来一起讨论交流。高质量的译文离不开译者对每个字和每个词的反复推敲,这是她在翻译《防疫手册》过程中的深刻体会。

由于《防疫手册》关乎政策制定,且疫情防控是本届冬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需在不断协商沟通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并制定《防疫手册》。这就要求团队译员在翻译和审校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细节,以免出错。有那么几天,董老师和同事们经常披星戴月,有时大清早就赶到办公室翻译校对,有时匆匆吃一口晚饭就又回到会议室继续讨论。虽然会有些许疲惫,但同事们都毫无怨言,认真完成每一次翻译和审校工作。在团队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两版《防疫手册》先后于10月和12月顺利发布。


联络国际译员,感知文字魅力

对接赛时期间在京工作的6位国际译员也是董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去年10月起,她和国际译员邮件沟通合同事宜,后期和他们沟通出入境航班计划。特别是自1月4日进入闭环的三周时间里,董老师每天都通过邮件联络国际译员。那段时间恰逢他们准备启程前往北京,译员们纷纷发来邮件咨询各种问题,却也碰巧发生了航班取消、寄给译员的注册卡迟迟未收到等特殊情况,这令她和同事们感到焦虑和棘手。

面对意想不到的“幺蛾子”和译员发来的求助邮件,董老师总是及时跟译员解释情况,耐心回复他们的问题。那段时间她共发送出一百多封邮件。敲出的每一封邮件都会给她带来一份小小的成就感。而每收到译员发来的一封封感谢邮件,她的心里更是充满了欣慰与满足。

“语言和文字是有魅力的”,董老师说:“我希望我的文字能让隔着屏幕、远在大洋彼岸的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和友善,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及中国人民。”


收发同传耳机,完美顺利收官

冬残奥会期间,因工作需要,董老师主动承担起收发同传耳机和接收器的工作每场新闻发布会会前,她和同事们为参会的中外媒体记者发放同传耳机和接收器;会后负责回收、擦拭和消杀工作。

在她刚接手这项工作的第一天,主媒体中心就召开了四场新闻发布会。她说:“那天最早一场上午10点开始,最晚一场晚上11点结束。”当天发布会的参会人员较多,为了保证每场发布会顺利进行,董老师提前协调和联系志愿者前来帮忙,并在会议开始前半小时配合技术人员做好准备工作。每场发布会结束后,她都和志愿者、技术人员共同配合,回收同传耳机与接收器,完成擦拭和消杀工作。“这项工作并不难”,她接着神秘地说:“不过,要想确保每位记者在还回耳机接收器的同时,顺利拿回之前抵押的注册卡,也需要一些小妙招”。

董老师(左一)在发布会结束后进行收发工作

在大家的配合下,所有新闻发布会的耳机收发工作都顺利完成。“3月13日那天,在完成最后一场收发工作后,我看着发布厅前这两张曾摆满注册卡和同传耳机的桌子,心中突然充满了难舍的眷恋。”董老师回忆道。

照片摄于最后一场发布会结束后

告别与再出发

20223月16日,这是主媒体中心运行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董老师和同事们把工作区域的所有物品装箱封口,为场馆消杀提前做好准备。离开前,她请同事帮忙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回首服务冬奥的点滴,那些瞬间历历在目。在董老师的记忆中,这段冬奥旅程充满了酸甜苦辣:有面对挑战的紧张焦虑;有带病工作的坚持不易;有取得成就的小小喜悦;有告别离开的留恋不舍。当然,还有大年初一和同事贴春联的仪式感;更有见证中国健儿站上领奖台的激动时刻……

谈及服务冬奥的这段经历,董老师由衷地感慨道:“我记得办公室里的白板上写着一句话:‘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能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能亲眼见证中国书写冬奥会办赛的新篇章,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如今,回到依旧热爱的校园课堂,她将满载收获的温暖与成长再次出发。谈及未来的工作计划,她说:“我希望把这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冬奥故事分享给更多学生,也希望未来能和学生一起,用外语向世界讲述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